[單張照片] Exit


|
2009-024

Exit;出口 (by 小帽(Hat))

出口好像就在不遠的前方,但路卻好像怎麼也走不完






Ricoh GR-Digital








.

[單張照片] movie screen


|
2009-023

movie screen (by 小帽(Hat))

午後女人談話的畫面,往往就像一部肥皂劇的過場,具體沒有內容,也不會被任何人記住。

真是一點營養都沒有。





Ricoh GR-Digital








.

[書] 蜷川実花 - 尋找幸運星


|
蜷川実花 - 尋找幸運星 (by 小帽(Hat))

這是偶然的在書店里發現蜷川実花這一本尋找幸運星。認識蜷川実花這一位攝影風格強烈到令人過目不忘的攝影師,其實也只侷限於在她色彩濃郁且豔麗的照片上而已,本身喜歡的風格並不屬於這一類,所以知道有這一號人物之後也沒有多花時間去閱讀她的相關資料。

這陣子有空的時間多了,偶爾會到書店裡亂繞,不經意發現這一本封面像是濫情的網路小說,不起眼的外表上印了蜷川実花四個小字,先前看完荒木經惟-寫真的話之後,隨即對於這類的自白書有點小興趣,這一本不像荒木經惟-寫真的話是限制級,可以在書店隨意翻閱,裡面都是自述性的文字,彩色頁只有幾張而且不是印象中的蜷川風格,所以這該算是沒有顏色的的蜷川吧!

內容大致上是描寫蜷川実花入行十年(當職業攝影師)以來的一些心得及感想,對於在職涯遇到一點瓶頸的自己有些參考價值,雖然是蜷川実花的個人現象,但是之於有意在攝影這方面發展,跟在職場上的工作態度有所迷惘的朋友,個人覺得是一本頗不錯的勵志參考書,文字翻譯得相當淺顯,很容易閱讀,意思也很簡單,當然,要做到不很容易呀!底下節錄一些個人筆記的句子跟片段,也分享給大家。

@的後面是章節名稱,句子中間的跨號還有(笑)這個是本文就有的,在頁數之後的跨號是自己加上的筆記心得。



@第十年的全贏

經驗累積得越多,最初開始拍照的感動就會越來越少。 p19.

經常要維持新鮮的心情,真的是很困難的事。 p20.

我想也有很多人雖然當初是抱著喜歡的心態開始一份工作,但後來卻變成每天的例行公事而煩惱。拍攝出的畫面也時常伴隨著模仿自己東西的危險,即使再怎麼小心注意,還是很難完全避免。 p20.

我喜歡拍照的程度是從來不曾改變的(笑)。 p23.

我總是認為,對於我接下的所有工作,我的努力一定要等同於對方的重視程度,甚至比對方更看重這件工作,並以這樣的心情來回應對方才行。 p26.

我喜歡去思考各種能讓和我一起工作的人都感到開心的方法,並且真的去實現。我一直認為一定會有讓全部的人都感到高興滿意的方法,一旦要做就要做到全贏的(All Win)目標。 p28.


@地獄谷的芭比娃娃

我認為照片很容易讓人有自己正在創作些什麼的感覺,而且是最簡單的方式。 p41.


@拍照的自由

拍照只要隨我自己的意思去拍就行。我想當時我心裡就已經有了明確的認知,那就是照片可以讓我自由自在地去表現。 p51.

發表自己的照片時,我最主要的考量是,要如何呈現上的照片,要怎樣才能吸引更多人想看我的照片。當然,在拍照時我完全不會去思考這些東西,但拍完後,卻很常以第三者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照片。這種想法或許是從圖像設計和廣告的學習中受到的影響吧! p53.

人基本上總是選擇輕鬆的路走,所以最好事先計畫好,按行程表上的日期行動。 p55.

開始在意別人的眼光,是進步的原動力。 p55.

要求自律,不論對誰來說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我的做法是,去做那些會讓自己感到緊張的工作,挑戰至今為止不曾體驗的世界,把自己至於不得不去做的位置。 p56.

累積了許多經驗,知道什麼時應該怎麼拍,照片就會更好,對於拍照的純粹度卻開始下降。 p57.

我認為照片還是得有機會曝光,才算走上出發點。 p61.



CD 音響 (by 小帽(Hat))

@成長與自立

拍照時,能夠排除多少不純粹的事物,只是單純的去拍照?能夠以多少純真的心情按下快門?這一點真的很重要。相反的,在發表作品時,能以多單純的第三者眼光來看待自己的照片?在我的創作過程中,要如何取得這兩極的平衡變成極為重要之事。這兩者的距離,能拉得越遠越好,不需要中間值,我很用心地在貫徹這件事。 p78.

不去想這些辛苦的地方,而去思考只有女性才能發會得特質會更好些。 p82. (按:此對為作者描述女性與男性工作者在先天及生理上的差異性,筆者認為可將「女性」取代成「自己」可以更泛用些。)

對於創作的態度,不認真是絕對不行的。 p84.


@成立幸運星工作室

我在意的是,不論是什麼樣的工作,我都會拼命地維持一定的品質。 p104.


@我珍視的東西

我喜歡把自己的目標訂得很清楚。 p111.

當我訂下目標的時候,必定先排除「我絕對做不到」的想法。 p112.

最能夠獎勵自己的只有自己,第一步要先完全的相信自己,並且擁有超級的自信。同時,就連非常細微末節之處、就連不滿意自己的地方,也都要確認。還要比任何人都要謙虛,把自己的能力降到最微最細小也是絕對必要的。即使周圍的人怎麼吹捧你,也不能就此錯以為自己很偉大,要時常保持一顆否定的心。如果沒有同時擁有自信與謙遜這兩面的自己,我想是無法保持平衡的。總之,維持平衡是很重要的。 p113. (按:此段與筆者學生時代讀過自知與自信(作者:孟瑤)一文有異曲同工之妙,筆者也非常認同這個觀點。)

最重要得是行動力。 p115.

目的和手段顛倒的話,絕對拍不出好照片。 p121.

我每次都會掏出全部的自己,即使做完後仍無法有成就感,那麼,下次再努力,還有下次,這就是我的想法。 p128.



lamp (by 小帽(Hat))

@對談 和他人分享的喜悅

這種「~讓我拍」的感覺,和被攝體之間剛好形成一個良好的(距離感)關係。 p140.

蜷川小姐的照片,即使一個人看,也會覺得好像跟很多人一起看。 p141. (按:這是很奇特的一種觀感,值得思考。)




延伸閱讀:
蜷川実花官方網頁
旅行˙色彩˙觸感 蜷川実花及森山大道的照片世界
光的色彩 闇的官能 ~ 蜷川實花X森山大道(上)
光的色彩 闇的官能 ~ 蜷川實花X森山大道(下)







[工商服務] HSIN SALON part 2


|
HSIN SALON  (by 小帽(Hat))

上一篇工商服務廣受各界熱烈迴響之後,趁勝再推出第二篇同系列啪吐。

這是店門口的樣子,由於深怕鄉親父老來了感覺太高級不好意思走進去,特地先拍一張來讓大家熟悉熟悉一下,以後人來了就直接當自己家晃進去就行了,前提是要預約跟廁所沒有外借唷!



HSIN SALON  (by 小帽(Hat))

說到廁所,可能大家會以為這個神奇的漂亮的門後面是在放拖把跟掃把的,錯了,裡面其實是放衛生紙的,但還有附帶的是有五星級裝潢的衛浴設施哦,不過浴缸還沒有放進去,因為暫時找不到地方跟理由放浴缸在沙龍工作室裡面,內裝就賣個關子,有去的人客千萬別錯過這間千萬印尼盾裝潢的廁所!



HSIN SALON  (by 小帽(Hat))

畫面轉回來沙龍一定會有的洗頭設備,客官,這一組是電動的捏!雖然沒有按摩效果,但就不是像一般媽媽教室還是歐巴桑家庭理髮那種,要你自己躺好準備投胎那種躺椅,是你先用坐的上去,然後再緩緩慢慢、蘇蘇糊糊的降下來洗頭,可免去模仿殺豬之苦。起床時也是慢慢的往上升,還可以一邊吹口哨哦!



HSIN SALON  (by 小帽(Hat))

那若是您要帶朋友去,朋友只是要陪我怎麼辦?放心,本工作室備有高級沙發休息區,還有各式各樣的時尚雜誌、八卦報紙,如果還是覺得無聊也有百萬印尼盾等級的音響設備可以讓您在等待的同時也放鬆心情,當然,平常用不到的第四台也是有準備起來放的,看一次要多少錢,免啦!



HSIN SALON  (by 小帽(Hat))

客官,你看看啊,那陽光般的笑容怎麼能叫人不心花怒放啊!?這可不是安排好的臨時演員捏,當然也不會是喜劇演員,不然我就自己來演就好了!這種歡樂的氣氛一直都是餘音繞樑、不絕於耳的,在攝影師本人明察暗訪之下可以掛保證,就連習慣家庭理髮的歐巴桑來到這裡,都差一點要嘟嘴吹口哨回家了!客官,您還在等什麼啊?趕快拿起電話,快播:控八控控-控肉販-燒肉飯,哪洗沒通,再改播:07-238-6800,住址不是巷口西藥房隔壁三角窗,是:高雄市新興區林森一路 255 巷 40 號,緊來唷!








[工商服務] HSIN SALON


|
HSIN SALON (by 小帽(Hat))

這是朋友以前的馬子開的美髮沙龍店,她結婚之前是在慢都執刀,獲獎無數,但主辦單位太寒酸導致獎盃很醜又佔空間,所以不想擺出來給人家看到會歹勢。結婚之前就已離開慢都自行深造,蟄伏直到去年底才自行創業,現在則是慢都請她回去當講師,幫後進們上課指導,怎樣,很厲害吧!她也有接新秘的業務,我以前的馬子要結婚的時候,就是讓她弄整體造型,今年雖然是孤鸞年但行程依然很滿,功力如何可見一般!

雖然是屬於個人工作室等級,但有五星級的沙龍設備、豪設計師級數的幾何設計內裝、親切可愛的設計師親自接待服務,以及人人都是 VIP 的理念,看到這麼高級擔心要很貴,免!絕對都是合理的行情價,只要你願意來這裡試一次,保證讓你賓至如歸,吹口哨回家!鄉親朋友如有興趣前往,請先去電預約,以免久候到生菇!

ps1. 我以前的馬子現在是我老婆。
ps2. 朋友以前的馬子現在也是他老婆,並已育有一子。
ps3. 我們還沒有生孩子。

以上。


預約專線請撥:07-238-6800
住址:高雄市新興區林森一路 255 巷 40 號



HSIN SALON (by 小帽(Hat))

HSIN SALON (by 小帽(Hat))

HSIN SALON (by 小帽(Hat))

HSIN SALON (by 小帽(Hat))








[論器材] 全片幅時代


|
黑衣女郎;woman in black (by 小帽(Hat))

拍照拍了一段時間之後,不免經常要在網路上吸取別人的成功經驗與拍照技術,2006/10/10 購入 Olympus E-1 (底下簡稱 E-1)這台 2003 年發表的老相機以來,使用上的經驗可以說是相當愉快,甚至有些情況之下還能拿來說說嘴,雖然後製派的宣稱這沒什麼,但不能否認的對於免後製派的用戶群來說就是有著致命的吸引力。不過歲月催人老,即便 E-1 的發色至今在小弟心目中仍沒有能完全取代他的機種出現,使用上來說伴隨著經驗的累積以來可說是越來越顯不足,跟不上速度、可用感光度(ISO)無法提昇(拍過幾次婚攝有感)、畫素略顯不足(一般比賽都規定要 600 萬以上了)......等等老舊規格的問題一一慢慢浮現,以至於敗家換機的念頭也慢慢浮現。(笑)

自從 2007/8/23 Nikon 宣佈 Nikon D3 (底下簡稱 D3)的上市消息之後,緊接著 2008/7/1 又發表了平價一點點的 D700,Canon 的初代老 FF(Full Frame) 5D 可以說是被比較得體無完膚,誰叫 Canon 這麼多年了都還不更新機種。但說時遲那時快,在 08 年九月 Sony、Canon 便相繼發表了新一代的 FF 機種 Sony Alpha DSLR-A900 (底下簡稱 A900)與 Canon 5D Mark II(底下簡稱 5D2),平價(?)的全片幅 DSLR 正式宣告進入戰國時代!

由於 D3(乃至於 08 年底又丟一台 D3x 出來)跟 Canon 1D Mark III 定位在專業領域,當然價格也是,故無法列入小市民像我這樣收入微薄、上有兩老下有妻小的老百姓的購物清單裡頭,所以就沒列入比較。此外因為 A900 的週邊支援度與普及程度完全沒辦法跟 N、C 兩家比較,在採購上沒有的經驗可以依循,也沒有足夠的小朋友可以 support 我做活體實驗,而且......那個五菱鏡......讓外觀有點鳥,所以雖然規格十分吸引人,價錢也是控制在十萬以內(我是發了嗎?),故沒有列入考慮。這一次要來比較的是兩台定位相當的平價(個人認為還是稍貴)FF DSLR 機種 D700 跟 5D2,未來考慮在這兩台當中選一台來作為人生當中的第二台單眼相機,所以敗家之前必先練功,這是恆久不變的道理。

首先就手感的部份,拿過的機器不算多也不算少,但時間最多的恐怕還是自己所擁有的 E-1,E-1 在手感上完全沒有問題,個人的手算偏大,即便沒有加上電池手把來拿,穩定性仍然相當足夠,加上電池手把之後就更得心應手了,無論直拍橫握都具備著極高的穩定度。在 D700 跟 5D2 這兩台尚未有實際操作的經驗,所以從外觀尺寸的規格上來比較,再加上一點點的想像力,模擬一下實際拿在手上的感覺,以求較為符合自己習慣的手感。

E-1 的外觀不含手把尺寸為 141 x 104 x 81 mm,不含電池重量是 660 g;5D2 152 x 114 x 75 mm,不含電池重量是 810 g;D700 147 x 123 x 77 mm,不含電池重量是 995 g,單以帳面上的規格來看,4/3 片幅與 FF 片幅的尺寸差異導致機身的大小也會跟著變大,握感與穩定度應該不成問題,如果加上電池手把之後,穩定度與續航能力一定是往上提昇,所以這一點就無異議通過。(笑)



merry-go-round (by 小帽(Hat))

發色的部份跟原廠一線鏡頭群的成像部份我想一併來討論,爬了幾個禮拜的文,看過不計其數的照片(很好、後製很大到很鳥不如小 dc 的都有)與網友發表的心得(擁護者跟客觀的跟專業的也都有),加上自己的口味喜好來做挑選,在發色方面個人偏好 5D2,理由在於 5D2 的色調偏暖,偏暖而不是固定偏紅或偏黃,感覺較為討喜,並且配合自家鏡頭影像處理起來的畫面銳利中帶點柔順,階調較為豐富,是比較接近我想要得感覺。D700 配合自家鏡頭所表現出的色彩演繹真實銳利,色調方面以個人的口味來說色彩稍嫌平實了點,或說稍微清淡,銳利程度好到如果被攝對象的質較為粗糙恐將會照實呈現(笑),另外有的時候感覺銳利過了頭而有些不真實,所謂的不真實是指跟人眼所視的習慣差異頗大,有點像是將主體貼在模糊的背景上頭那種感覺。這裡當然是指略大的光圈而言。

此外 Canon 所搭配的自家高階鏡頭群移焦問題十分令人詬病,要價數把萬的變焦鏡有兩端都不會準的;大光圈定焦鏡有每縮一級光圈,焦點的偏移量都會有所不同的,這實在很令人頭痛。不過也有老 Canon 用戶宣稱這是無稽之談,畢竟在底片時代沒聽過這種事,拍攝時以技術先決來 cover 種種兩造說詞,我想這大概是數位時代的新產物吧!(筆記筆記)相對 Nikon 的機身加鏡頭群就表現的相當優異,幾乎沒有聽說過有移焦問題而釀成災情的,Olympus 也是沒說過,個人以為是設計上的差異所造成此類的"操作問題"(?),所以 Canon 也逐漸將調焦功能下放到中高階機身上,讓焦點偏移的鏡頭裝到自己的機身上時,可以記憶微調的偏移量,來達到修正的效果,雖然頗為麻煩且無法想像,但如果真的遇到的話亦不失為一種解決方法。

在 E-1 上面因為 4/3 片幅的焦距換算關係,一樣 F2.8 光圈的景深也會比 FF 片幅來得深,所以理論上是無法用肉眼察覺所謂的焦點偏移,不過 Olympus 是做顯微鏡出身的,我想這種問題不可能發生(笑)。在拍攝習慣上,也沒有經常愛用最大光圈來做構圖,除非是光線不足的場所或是特殊需求才需要用到最大光圈,這又扯到 E-1 的高 ISO 無用論,拉到 400 的畫質就幾乎是慘不忍睹了,重點在於如果未來購入新的 FF 系統,燈光不足的空間裡把 ISO 拉到 6400,說不定 F5.6 都還可以擁有 1/60 的安全快門,這樣移焦的問題是不是也可以忽略呢?同時也是說 D700 跟 5D2 兩台的 ISO 6400 都是個人可以接受的程度,雖然他們可以再更高。總之移焦這個問題還是有可能發生的我身上,所以到時候就是買的時候小心,用的時候放心囉。

規格上先不談,在機身操作仍是以 E-1 為基礎來做模擬,E-1 的操作是相當直覺的,幾乎所有的操控都不需要進入選單做調整,這在拍攝場合上可以說是相當重要,畢竟決定性的瞬間很有機會在你低頭看選單的時候消逝。舉例來說,在拍攝的過程當中需要立即改變的項目,可能用到的,或是說我自己曾經遇到的,不外乎對焦模式的切換(連動、單點、手動)、ISO 的改變,光圈與快門的調整、複雜光源現場自訂白平衡(色溫調整)、測光模式切換、連拍切換、曝光補償、AE Lock,大致是這些吧。

沒用過的是對焦點切換,因為 E-1 就那麼三點,沒什麼好切的;景深預覽也沒用過,因為不會用;閃燈模式切換也沒用過,因為只有一顆 Panasonic PE-36s 全手動閃燈,真的用上了光是調整閃燈都來不及了,哪還有空切換什麼閃燈模式;包圍式白平衡幾乎也沒用過,可能是我不會用,這個要好好學習;解析度調整也沒動過,因為 500 萬已經很撐了,再縮小不如拿我的 Nikon 995 來拍;最後就是反光鏡預鎖,印象中是沒以用過,通常夜間或長曝拍攝的時候,我是設定自拍模式,前提是有有一隻夠穩的腳架或是支撐點,如此拍起來幾乎是沒有任何會晃動問題。(但可能因為 E-1 的反光鏡較小所以振動較容易被吸收,關於這一點是不客觀的認定。)

除了以上這些,剩下的什麼專業外接設備統統沒用過,現在想想還真有點對不起 E-1!



sleep (by 小帽(Hat))

回到正題,首先是拍照模式的切換,E-1 在切換 P、A、S、M 的時候有獨立轉盤,且設計在快門鈕之後也是相當直覺。這一點 5D2 就很接近,有獨立轉盤,並有全自動曝光跟半自動曝光,以及三組自訂模式,但是設計在左邊會讓左手顯得忙碌,如果是遇到需要經常切換的場合;而 D700 雖然不是獨立轉盤,是需要按住 MODE 鍵再加上主轉盤(D700 的主轉盤是相機背面右上方那一個),但可以讓右手單獨完成切換的設計個人覺得是比較好的,因為左手需要托著鏡頭來分擔整台機器的重量,移來移去的話可能會很容易疲勞。另外景深預覽鈕跟 Fn 鈕亦可設成自訂模式,兩者相差一組。

5D2 的測光模式的切換需要按下測光模式按鈕之後,再去轉動主轉盤(5D2 的主轉盤是快門鈕稍後那一顆);D700 的測光模式切換是做跟 AE-Lock 一起的小旋鈕,可單手操作,也較直覺。5D2 的白平衡切換是按下白平衡切換按鈕再加上相機背面的控制大轉盤來做改變;D700 的白平衡切換也是要按住機頂左側的白平衡按鈕,再加上主轉盤做切換,另副轉盤可以微調,需要兩手並用。

對焦與 ISO 模式,5D2 的部份操作同測光模式的切換,需按下切換鈕,再去轉動主轉盤;D700 的對焦模式切換位於獨立撥桿(面對機身正面右下方)ISO 切換則與白平衡相同,需按住 ISO 鈕再加上主轉盤做切換,需要兩手並用。另外 5D2 的快門選項(攝一發、連續攝、等 10 秒再攝、等 2 秒再攝)跟對焦切換鈕是同一個,但切換時要轉的是背面大轉盤;曝光補償則是與 ISO 按鈕同一顆,同樣也是按下之後用背後大轉盤來調整級數。D700 的曝光補償是在快門右後側有獨立按鈕,需搭配主轉盤做調整;快門動作有獨立轉盤,位於機頂左側,另外轉盤上的功能還有 Live View、快門動作、自拍器跟反光鏡預鎖的選項。另 5D2 的對焦點可切換,一樣需按住切換鈕加主轉盤來移動;D700 則是獨立撥桿切換,更強大的 51 點自動對焦、動態對焦(9 點、21 點、51 點、51 點 3D 追蹤,可移動對焦點)以及單點對焦。

(關於對焦點的數量可以參考這一篇精闢的評論,不過前提是作者是以人像攝影為主,在拍攝習慣或類型上有不同的朋友也可以作為技術性能的參考。)

在機身背部右上方,兩台都有 AF-ON、AE/AF Lock 的按鈕,作為自動對交與手動對焦的切換使用。照片格式與尺寸方面,D700 需按住 QUAL 按鍵,主轉盤調整存檔模式,副轉盤調整照片尺寸。例如存成 Large (4256 x 2832) size 的 raw 或 Medium (3184 x 2120) size 的 raw 檔;5D2 是可以調整相機預設的照片風格,照片尺寸則需進入選單調整。

在這些自己覺得會較常使用到的操控部份,D700 的分數在我心中可以說是極高,因為絕大部分的操作方式都與 E-1 十分接近,相當直覺且快速的設計,不若 5D2 需要按一下,然後他給你六秒的時間去調整,這樣的設計方式好像比較浪費電的感覺。當然也是因為本身沒有使用過 Canon 相機的原因,所以好惡的傾向會偏向自己較習慣的一方,是沒個準的。以上是看圖看字說故事,個人沒有實際操作經驗,所以一切應以每個人的實際操作感覺為準。

為了方便比較,除了文字描述之外也另外畫了個表格,這樣應該可以看得更清楚一點。

機身功能 切換方式5D2 D700
拍照模式 (PASM)獨立轉盤,並有全自動曝光跟半自動曝光,以及三組自訂模式,但是設計在左邊會讓左手顯得忙碌不是獨立轉盤,是需要按住 MODE 鍵再加上主轉盤(D700 的主轉盤是相機背面右上方那一個),但可以讓右手單獨完成切換的設計個人覺得是比較好的。 另外景深預覽鈕跟 Fn 鈕亦可設成自訂模式
測光模式按下測光模式按鈕之後,再去轉動主轉盤(5D2 的主轉盤是快門鈕稍後那一顆)D700 的測光模式切換是做跟 AE-Lock 一起的小旋鈕,可單手操作,也較直覺
白平衡按下白平衡切換按鈕再加上相機背面的控制大轉盤來做改變按住機頂左側的白平衡按鍵,再加上主轉盤做切換,需要兩手並用,另副轉盤可以微調
對焦模式按下切換鈕,再去轉動主轉盤獨立撥桿(面對機身正面右下方)
ISO 模式按下切換鈕,再去轉動主轉盤按住 ISO 鈕再加上主轉盤做切換,需要兩手並用
快門動作跟對焦切換鈕是同一個,但切換時要轉的是背面大轉盤(攝一發、連續攝、等 10 秒再攝、等 2 秒再攝)對焦模式有獨立轉盤,位於機頂左側,另外轉盤上的功能還有 Live view、自拍器跟反光鏡預鎖的選項
曝光補償與 ISO 按鈕同一顆,同樣也是用背後大轉盤來調整級數獨立按鈕(快門右後側),需搭配主轉盤做調整
AF-ON獨立按鈕獨立按鈕
照片格式與尺寸需進入選單按住 QUAL 按鍵,主轉盤調整存檔模式,副轉盤調整照片尺寸。例如存成 Large (4256 x 2832) size 的 raw 或 Medium (3184 x 2120) size 的 raw 檔。
AE/AF Lock獨立按鈕獨立按鈕
對焦點選擇切換鈕加主轉盤切換獨立撥桿切換。更強大的 51 點自動對焦、動態對焦(9 點、21 點、51 點、51 點 3D 追蹤,可移動對焦點)以及單點對焦
閃燈沒有閃燈獨立按鈕加主轉盤可改變閃燈模式,副轉盤可調整閃燈出力補償
HD 錄影機身上也配備了單音的麥克風,另有外接插槽可擴充外接收音麥克風沒有錄影功能


另 D700 有 5D2 所沒有的閃燈,在機身上一樣有獨立按鈕可作調整,加主轉盤可改變閃燈模式,副轉盤可調整閃燈出力補償。而 5D2 則有 D700 所沒有的 HD 錄影功能,機身上也配備了單音的麥克風,另有外接插槽可擴充外接收音麥克風。D700 還有內建電子水平儀,可以說是相當貼心的功能,這對於風景攝影有很大的幫助。



攝影集們 (by 小帽(Hat))

硬體規格上若是要做個比較,竊以為尚須考慮個人的拍照習慣與題材,要不然就是衝最新最貴的,一次攻頂就對啦,電子器材一定是新技術比較厲害的,會被批評舊的或是上一代的比較好,不也是因為以個人喜好為基礎的發言嗎?除非是新產品有瑕疵啦。以 5D2 跟 D700 這兩台來說,規格上個人以為 D700 大勝,不過成像風格上,個人較偏愛 5D2。

關於發色的部份,個人原本是相當不熱愛後製的,但是後製越來約顯得重要是因為攝影數位化的硬體已發展到一個十分普及的階段,不若以往少數的有錢人才玩得起的現象,現在人人都是攝影師,人人都可以開業賺點零用錢,當照片數量充斥到近乎膨脹爆炸的階段,所謂的數位暗房勢必也將逐漸成型且顯得重要。自古以來能名流清史的大師都是從暗房裡走出來的,器材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張成功照片的 1/4,攝影師的想法與技術能力,以及之後將作品完成並呈現的階段,相對也是越來越顯得重要與密不可分了。也許我該善用器材而改變一些拍攝習慣,才能更符合市場需求,如果有需意的話。但 M6 用久了又要回來用 DSLR 實在很不習慣啊!



那到底是該買哪一台呀!??(泣)







延伸閱讀:
D700 弄得粉嫩與 D3 的發色比較,或是說該作者的口味如此(個人覺得與雜誌社的照片來比略為偏紅),沒有優劣之分,僅供參考。
以上規格資訊與發布日期參考自 dpreview







[單張照片] smile


|
2009-022

smile (by 小帽(Hat))

明天是個關鍵
希望最後還能笑得出來



Leica M6
Summicron-M 50mm F2 (V)
公元 ERA 100







.

[單張照片] way to the heaven


|
2009-021
上天堂吧!

way to the heaven (by 小帽(Hat))



Ricoh GR-Digital + GT-1







.

[單張照片] 座位們


|
2009-020
座位們

座位們;seats (by 小帽(Hat))




Q:有這麼多職缺,為什麼失業人數還會創新高?
A:因為太熱了,坐不久就會掛了。
(編按:多搬些遮陽傘來吧!!)







Leica M6
Summicron-M 50mm F2 (V)
公元 ERA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