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明室] 第四次沖片


|
牆邊 (by 小帽(Hat))

第四次自己沖片的底片是 AGFA APX 100,會選擇這支反差較大的底片來拍是因為,聽說老 Voigtlander NOKTON 50/1.5 拍黑白片反差相當小,所以這兩卷底片算是拿來試鏡頭的吧!不過也不完全是亂拍一通的,反正相機裝上底片了,就是有機會就拿來拍個幾張。雖然經常隨身攜帶相機在身邊,但是真正感覺到可以拿出來按下快門的時刻卻是相當的少,應該是自己的功力太弱,看不見風景,所以兩卷拍了快兩個月才拍完。(笑)

顯影液是用 D76 1:1,沖片數據是 20 度,13.5 分鐘。雖然 D76 原液只需要 9 分鐘左右,但還是覺得省著點用,因為要泡一桶 D76 實在有夠麻煩,下次想改用 HC-110 比較省事。這一次的沖片過程自己感覺是相當的隨性,為什麼說隨性呢?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好了之後,就一直沒有想沖片的「感覺」,所以又等了好幾天。

耶! (by 小帽(Hat))



感覺對了的那一天,底片拿出來發現還沒抽片頭,那也還好,就弄一下而已;把東西丟進暗袋之後,手忙腳亂的弄了一陣,不知道是不是擱太久的關係,兩卷底片上片軸的時候,捲到最後都會卡住,所以兩卷都被我全部抽出來反著硬上,所以有幾張底片上都有折到的痕跡;好不容易都裝進沖片罐去了,拿到陽台準備沖片,又發現濾水器還躺在旁邊,器具也都還沒清洗,趕緊拿來裝上,全部沖過水在從冰箱抱出長期居住在裡面的冰塊丟進水桶調溫,東西都到位之後準備調藥水時,才發現沖片數據還沒抄.........

好在平常功課做得好,資料都有整理起來,打開電腦一下子就找到數據了,然後預濕,倒進 D76,突然驚覺碼表沒設定!趕緊又用左手設了 13.5 分,右手還是輕輕的翻轉沖片罐,真是夠隨性的了。第一分鐘不斷搖晃,接下來每分鐘翻轉一次,最後不到 13.5 分就倒水了,大概差的 5 到 10 秒吧。後面幾道藥水,也都是在這 13 分鐘內才弄的,數據就跟前面幾次一樣,剩下只有根據上次的經驗,在最後的水斑防止液拉長到一分鐘,果然這次的片子看起來就比較沒灰塵了,真的會是這個原因嗎?

斷 (by 小帽(Hat))



沖起來的片基用眼睛看是反差蠻明確的,因為也忘記自己是拍些什麼東西了,還沒掃描出圖之前,只能單從底片的灰階層次去大略的判斷是不是有吻合自己的期待,老實說自己還蠻喜歡這支底片的,看起來是相當的舒服,難怪會從停產名單上移除,又重新投入生產線。目前手上還有兩卷,有機會再拿來搭配老 Voigtlander NOKTON 50/1.5 拍些不一樣的風景。

初看到照片給我的印象是,也許老鏡就是比較適合黑白的氛圍,除去色彩的干擾,畫面整體來看就是一整個柔軟舒服。該銳利的地方還是十分犀利,焦點之外的散景,沒有像 Leica 鏡那般規矩的、清楚的交代清晰,而是像孩子淘氣的塗鴉般沒有什麼可尋邏輯,彷彿是輕輕畫過的筆觸,鉤勒出一片輕柔景物;彷彿是淡淡帶過的水彩,塗抹了一幅細緻山水。凝結出來的沒有銳利的空氣感,只有不斷地不斷地過往的時光。

嗯,來杯咖啡吧!

Untitled (by 小帽(Hat))

武德殿 (by 小帽(Hat))

單純的想試散景 (by 小帽(Hat))

地標 (by 小帽(Hat))

旗津 (by 小帽(Hat))



Leica M6
old Voigtlander NOKTON 50 f1.5
AGFA APX 100
D76 1:1 , 20 ℃, 13.5min











[碎碎念] Street Photography: Documenting the Human Condition - by Chris Weeks


|
駐輪站 (by 小帽(Hat))

Street Photography: Documenting the Human Condition - by Chris Weeks

Chris Weeks 這三個短片裡,紀錄了他自 2006 年在 deviantart.com 發表了一份關於街拍(Street Photography)的電子文件之後,想要更深入介紹他的拍照理念,藉由 Canon 5D2 的錄影功能錄製而成。個人覺得內容還不錯,有些環節還蠻令人興奮的。

首先在影片裡觀察到的是,Chris Weeks 的偷拍並不全然是盲拍,他在觀察過環境之後,先選定了構圖的框架和目標,然後才開始調整相機位置與角度,伺機按下快門,跟即興而起的動作有「事先準備」跟「有沒有想法」的差別。其他還有像是他近乎貼身、非常靠近人群或是某個目標在進行拍攝的動作,竊想那應是與各國風俗民情不同有關,他所拍攝的對象也許不覺得尷尬或不自在,甚至還有點樂在其中喜當主角,但是在警戒心強、生性悲觀的儒教國家裡可能行不通吧。

距離 (by 小帽(Hat))



不過有些段落的影片中,幾個攝影師卻好像在捕捉獵物般的充滿了侵略性和攻擊性的擷取影像,雖然被拍攝者毫無反抗的意識(也許有但畫面上沒看到),拍出來的照片當然很棒,但潛移默化的在產出的影像當中,多少會呈現一種「窺視」的不自然的感覺,也許街道上的行人被攝影師捕捉到表情是沒有做作的瞬間,但個人覺得,那種照片看起來還是會有種不自在感。

另外不曉得有沒有朋友留意到,在不少的片段裡,Chris Weeks 拍照時雙眼是張開的,有時是拍照過程的全部,有時則是對焦之後睜開左眼準備按下快門,這跟我先前的文章裡提到的使用 RF 相機作為街拍工具,更能有效綠的觀察與融入街景,拍出貼近街頭人群與觀看者的想法有相似之處。就個人的觀察,在這影片裡 Chris Weeks 確實在有的時候利用同時睜開的雙眼在觀察周圍,以及有的時候是先閉左眼對完焦之後,再睜開雙眼構圖跟等待快門時機,其詳盡的說明就不再贅訴,有興趣可以閱讀拙作。

躲太陽、曬太陽 (by 小帽(Hat))



影片中也在一些場景裡,穿插當時他們拍攝(處理)完成的作品,有幾張黑白照的部份是室內與室外反差較大的構圖,或者是光線強烈的正午,要拍攝陰影處的大反差場景,照片裡的構圖選擇犧牲亮部,但切割構圖讓暗部的區域變大,亮部的區域縮小,這個操作方式對我而言是比較弱的,也趁此機會筆記下來,分享心得。此外,就是在夜拍的時候,只有黑與白的畫面當中,適當的構圖裡可以將整個暗部拉亮,縮小亮部的部份,讓整個畫面裡的元素可以更清晰,簡單的說就是不必堅守「還原」的概念,這對我來說是比較受用的。

Part Two of Three 的 12:27 跟 Part Three of Three 在 5:41 秒的時候,有一招測光秘訣可以學起來,在不好測光的地方應該蠻好用的!!



Leica M6
old Voigtlander NOKTON 50 f1.5
AGFA APX 100
D76 1:1 , 20 ℃, 13.5min







[碎碎念] 我眼裡的街拍


|
被屍體發現 XD (by 小帽(Hat))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如果攝影誤導了觀看者,那是因為攝影者在尚未發現足夠意義的情況下,便按下了快門。』

我眼裡的街拍(street photography),指的並不是單純的上街去,然後拍照;或是進入一個長輩耆老充斥的公園廣場,肆意的捕捉看似佈滿故事性的畫面,但卻不明白故事該從哪裡說起。我的觀念裡,街拍的意義,必須是攝影者對其想要的畫面事前有所定義,先想到題目才拍也好,當下看到有感而發的感動去拍也好,而不是那種假裝無意晃過老者跟前,碰運氣的將老者留在畫面裡頭,那種照片的(時空、情感)距離感恐怕很難說明到底有多遠?個人以為拍下畫面之前,應該就要有八九成底定,關於這張照片的概念,如此才能算是一張好的街拍照片。

『多數人認為決定性瞬間的表述在於該瞬間的選擇,但這表面化、簡化了決定性瞬間,其實決定性瞬間的構成在於瞬間之前,而非瞬間當下,更非瞬間之後。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的決定性瞬間大要有三:幾何的構圖、直覺地等待、保持事件的真實狀態。再瞬間之前,布列松已經構築了他理想瞬間的樣貌,因此決定性瞬間的呈現的是布列松過去的理解(past perfect)的反射。』冷靜的暗房(註)一書裡的第四章節,闡述了攝影中的時間意識,當中提到了關於布列松的決定性瞬間的定義,亦即在按下快門之前,便決定好他想要捕捉的畫面了。固定的因素先確認好;敏感的對四周洞察、等待畫面(瞬間)的發生;不去干擾想要拍攝的人事物,保持其自然的氣氛,然後再按下快門。

台灣里弄;lanes and alleys of Taiwan (by 小帽(Hat))



不單在街拍的領域裡頭,在拍攝任何一張照片裡頭,要將其刺點突顯(但刺點存在的決定在於觀看者本身),不論是關於照片裡的人、事、物,最好的條件是可以帶有「時間」的元素在裡頭,像是午後的光影,凝聚在框架裡的行人動態,天空千變萬化的雲朵.......等等無法人為的景象,在時間無法逆轉的原則之下,包含了「時間」元素的照片才更能彰顯其「獨特」之處,使其更具有無可取代的性質。『約翰.伯格(John Berger):如果每種事物不斷的被拍攝,那麼每張照片便都不足為奇,因此一張照片象徵著從持續時間流裡所擷取出來的片段,這個片段是獨特的,它隔離了其他片段,體現了它自身的單一性。』

『攝影之所以令人遲緩,在於我們按下快門之前必須思索。』在捕捉一個具有意義的畫面之前,攝影者必須加以思考,框架裡的構圖是否保持了平衡?景物的排列是否符合想要表達的涵義?景深的控制是否得宜?能不能明確的將主體表現出來,而又不忽略其次要焦點?或是讓整張照片的大部份變得模糊不清?構圖好的畫面是否具有美感?......當你發現你手上拿著相機時,按下快門之前已慣於思考不斷從腦海裡湧出了問號的同時,那麼該要恭喜你,你的攝影功力已經前邁進一大步了。

『愛德華.史泰欽(Edward Steichen):當你使用相機攝影時,你便是在創造一幅影像,但這並不意味你就能捕捉到瞬間,除非當你能藉由攝影描述某種意境時,我才認為你懂攝影。』

HOW LOW? (by 小帽(Hat))




參考書目:冷靜的暗房,李昱宏 著



Leica M6

#1 Leica Summicron-M 35mm f2 pre-Apsh
Fujifilm neopan 400

#2 Leica Summicron-M 50mm f2 V
公元 ERA 100

#3 Leica Summicron-M 50mm f2 V
Fujifilm Provia 100F (RDP3)








[論器材] 私論觀景窗的設計對於攝影者行為心理的影響


|
紅毛港人_002 (by 小帽(Hat))

(D)SLR(Single Lens Reflect) 結構相機的觀景窗設計,視野率通常都是接近100%(所見即所得),至少也會有 90% 以上的倍率,換上各種不同焦段的鏡頭,都可以輕易透過觀景窗來觀察以及拍攝影像,快門速度比 1/60 秒(甚至 1/30 秒)快時,幾乎可以忽略掉反光鏡打上來時,擋住觀景窗沒有視線的瞬間。但觀景窗給攝影者的視覺不斷的隨著鏡頭不同而變動著,即便是定焦鏡,也可能因為改變對焦點而會有焦點移轉的視覺影響,是以單眼閉合會是較好的操作方式,因為兩眼同時張開的情形之下,首先無法同時鎖定焦點(假設相機不會擋住視線),眼睛勢必也會因鏡頭焦段不同而有明顯的視覺誤差,不過可惜的是 (D)SLR 的結構,經常是只針對單眼操作去設計。假設攝影者非常專心的在單眼操作相機的情況下,極有機會的,將自己從周圍環境抽離,進入只有觀景窗的世界來進行攝影。

這裡提到的是一種「意識形態」,在觀景窗與周圍環境的變換視覺框架之間,通常並不容易察覺自己的視角已經受焦段牽引而改變,之後持續所視的構圖框架中,亦即被固定的視角所制約,可以觀察到的景像自然也將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似乎無法跳脫固定、缺乏變化、不甚活潑的一種死板的情感。這是 (D)SLR 的設計對攝影者所可能造成的意識影響,影響的主要層面會在於,無法連續的將視覺與環境結合,而造成觀察視點的一種片段性、不連續性。

紅毛港人_004 (by 小帽(Hat))



以 135 底片為大宗的另一種結構是 RF(RangeFinder),其觀景窗與交換鏡頭為各自獨立的視角,延伸到 120 底片的 TLR(Twin Lens Reflect)(也有吃 135 底片的 TLR,理論亦同)也是類似這種視角各自獨立的結構。在基線的限制之外對焦是有誤差的(不論過遠或太近,通常會指太近的部份),意即最近對焦距離是受限的,必須改用估焦(泛焦)的方式操作。而 TLR 是腰平取景,與 RF 的平視取景仍有不一樣的地方,差別就在於本文想要探討的「人本原則」,講白了,就是指人的本性。

正常拍照需要以眼睛的視覺來輔助構圖及確認焦點......等等方面的技術,用眼輔助這點應該不會有異議(但盲拍行為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估焦是有意識的主動行為,所以可以算。),而眼睛在絕大部分人身上,較常使用到的視線角度,原則上是垂直於身體(頭部)的發散,以白話一點的字句來描述就是說,當一個人垂直的站在水平的地面(脖子是打直的),眼睛可以看到的範圍,就是以眼睛在臉部的位置為基準點,上下左右各有一個極限範圍,可以圖示成一個以眼睛為尖端頂點的非正圓的錐狀,來表示眼睛的可視範圍。

回到 TLR,TLR 觀景窗雖然很大,但預設的腰平則需「低頭」來取景構圖,在有些條件同時成立的情況下,比如說構圖的時間較長,且因為取景的方式已經偏離了人性的常軌,也就是說有機會忽略掉環境變因進入受限的視角,如果使用上腰平的放大鏡、和尚頭、45度、90度觀景器.....來從事微調或構圖,那麼行為模式將回到與 SLR 相同的限制,就更有機會發生與環境抽離的情境了。

說到 RF 之前先稍微解釋一下 RF 相機結構的觀景窗,它是與連動測距窗共為一組的一顆獨立的「鏡頭」,因為是獨立的鏡頭,是故無法隨著交換鏡頭的改變焦段,而隨之轉換其視角(但 Contax G 是個例外,也因此觀景窗無法做到大且明亮),所以 RF 相機在觀景窗裡設計了框線,用來輔助不同鏡頭的可視範圍。而觀景窗有幾種不同的放大倍率,理由是可視角的極限會因此而不同,例如 Leica M6 x0.72 的機身,觀景窗的放大倍率是 0.72 倍,內建最大框線只到 28mm,也有一說是整顆觀景窗鏡頭滿框大約是 21mm,但因為觀景窗跟眼睛仍會有一點距離,即使沒戴眼鏡邊邊角角也不容易一眼畢之,所以要利用滿框並不好操作。超過觀景窗的可視範圍或不足的,就只能夠依賴外接式的 Finder 跟估焦了。

駐與行;stand and walk (by 小帽(Hat))



另外,因為觀景窗的放大倍率,並不是所有的相機都是 100% 的倍率,所以透過觀景窗看出去的景物,都會略小於肉眼直接看到的大小比例,不過由於觀景窗的放大倍率是固定不變的,所以即使有交換鏡頭,RF 相機在使用上,視角並不會有變換的情形而使眼睛有適應上的疲勞,唯一不同的就只是半透明的框線而已。附帶一提,這也是 Leica M3 為什麼廣受歡迎的因素,因為 Leica M3 的放大倍率為 0.91 倍,從觀景窗裡看出去的幾乎和平常的視覺相仿,加上標準鏡視角的 50mm 框線近乎滿框的設計,讓攝影者可以一目了然框線裡的景象,在夠長的基線與夠大的放大倍率的條件當中(RF 對焦精準度的兩個條件),都可算是 snap 愛好者的首選。

Leica M3 會歷久不衰的主因還有一個,就是他本身沒有測光系統。大部分人可能會因此感覺不甚方便,但是 M3 出被設計出來的那個年代即是如此,攝影師沒有被養成懶惰的習慣,都練就了一身肉眼測光好功夫,當然也是因為當時相機工業尚未蓬勃,可以應用上相機的場合有限。沒有測光的最大好處是,觀景窗裡沒有影響視覺的燈號,調整好光圈快門之後,在有如平常視覺的觀感之下,又沒有多餘的燈號影響視覺,並且沒有測光的快門行程是一以貫之,沒有什麼半按快門的問題,且較 (D)SLR 更短的快門時滯(例如:EOS-1V 的快門時滯是 55ms 或 45ms ,Nikon F5 是 43ms,Leica M7 是 12ms),故在拍攝的過程當中幾乎可以讓相機成為攝影師的一部分。

回過頭來講 RF 的取景方式,觀景窗在機身上設計的位置坐落於左上角(從背部來看),位置剛好在可以讓攝影者使用右眼取景時,左眼會落在沒有被相機遮蔽的外露部份,可以不必閉上左眼,兩隻眼睛同時張開來操作相機與構圖,Leica M6 的官方文件也是建議這樣的操作方式。

福山生態步道 (by 小帽(Hat))



但如上述,當觀景窗放大倍率並不是 100%,或者說與 100% 差距較大如 x0.7、x0.6...,在使用上的經驗是,先利用單眼從事構圖,之後在按下快門之前再以兩眼同時觀察,「等待」預視好的構圖目標進入到觀景窗的框線裡期待的位置,或留意框架避免雜物跑進來,接著按下快門。快門動作過程裡,觀景窗沒有像 (D)SLR 會有反光板打起來使觀景窗變黑的情況,即便是 1/500 秒恐怕都會有所影響,這對拍攝結果的確認十分重要。

這與 (D)SLR 有一點相當大的不同,就是在這種「可融入環境」的設計,例如 (D)SLR 與 RF 到拍照,使用 RF 拍攝的結果,兩眼同時睜開構圖、取景的情況之下,跟平常用雙眼觀察這個世界的情境是雷同的,這樣的狀態下可以十分輕易的與環境融合在一起,在攝影者的心理上,竊以為能夠更貼近被攝影者與成像之後觀賞者的角度與距離。(D)SLR 當然也可以兩眼同時張開來操作,但一定不會像 RF 這樣來得舒適;且因設計的關係,遮蔽到另一眼的部份或機會也會較大;並沒有透過五菱鏡與反光板的折射,RF 相機的觀景窗通常也比 (D)SLR 來得明亮透徹,對於眼睛的舒適度相對也較高,即便只是單眼操作。

但 (D)SLR 的強項比如望遠鏡頭、快速鏡頭,與機身強大的功能,並不是 RF 所輕易能及,是故在不同的拍攝題材上,運用不同的工具來輔助攝影者從事創作,是相當重要也必要的,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選對工具可事半功倍是一定不會錯的。本文所提及的,都是依個人有限的經驗去揣摩推論,並非正式的理論,不過首要還是應該了解不同的器材,會給攝影者帶來什麼樣的不同影響,才能算是一個及格的攝影師,至少個人是這麼認為。



#1,2
Leica R3
Leitz Elmarit-R 24mm f2.8

#3
Leica M6
Leica Summicron-M 50mm f2 V

#4
Leica M6
Leica Summicron-M 35mm f2 pre-Apsh

film
公元 ERA 100








[碎碎唸] 相機袋


|
如果我需要一個大一點的相機袋,可以放一台 Bronica GS-1 中判相機,也許多帶顆不一樣焦段鏡頭跟手把,手把其實也不一定會帶,但也不中還是考慮進去好了,然後還要帶測光表,再放台 Leica M6 一機一鏡(老福鏡也是好重),再放一台 GRD + GW-1,幾卷 120 跟 135 底片、吹球、拭鏡布、電池、錢包、手機、萬一想大便時要用的面紙跟一些小雜物、太胖很會流汗要用來擦汗的毛巾、然後不幸還可能要帶上的腳架(淚),差不多就這些吧,那是該選用側背包?還是雙肩背包好呢?

fly home? (by 小帽(Hat))




首先從拍攝目標(目的地)來分析,如果是在一個特定區域,步行可涵蓋的範圍內從事即興攝影的活動,那麼首選必定是側背包!一來操作機動、方便,二來背負的距離跟時間都不會太長,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嚴重的負擔,就算活動到感覺疲勞,也不會持續太久的時間(但是這可能會造成活動沒有下次的主因 XD)。單以拍照為目的來說,側背包整體而言是恰當的選擇。反觀如果目標距離需背負相機徒步走上一段距離,甚至是翻山越嶺,長途多日的旅行行程,那麼恐怕雙肩背包才是首選,或是需要選擇與行李可以搭配攜帶的袋子才是正途。

接著從重量來分析,以上設備加起來可能幾近 5 公斤或更多,要放得下這些器材的大袋子,勢必也會有 1.5 公斤左右的重量,那麼只用一邊的肩膀來扛一整個下午,甚至一整天,身體瘦得了嗎?應該是瘦不了,因為累了會想吃更多......喂!!言歸正傳,就算沿路把相機拿出來走走拍拍,重量恐怕還是會停留在脖子跟手上(相機背帶可能纏在手上或是掛在脖子上),除去肩膀上包包的重量,整個肩頸大概還是會受不了!

那麼雙肩背包呢?依照個人有限的經驗來看,雙肩背包的主要缺點就是背部一整個悶熱而已,但除此之外整體即便是 10 公斤的內容,一段時間之後的疲累程度仍遠小於側背包對身體造成的影響。雙肩背包的另一個缺點就是相機拿取不方便,所以若是拿出一台來就會有點懶得收回去,那麼相機掛在脖子上走走拍拍,久了脖子還是會很酸跟悶熱的。不過,我那台 120 有機會拿來拿去嗎?我的又不是哈蘇!且好像掛在脖子上只會更淚......

綜觀以上亂七八糟的分析結果看來,恐怕精簡裝備才有可能跟疲累取得平衡(好像只差一顆 120 的鏡頭而已,難道不能考慮大便的問題?)。或者正確的說,依照當天要拍攝的主題或行程來選用攜帶器材,用不上的就不帶,那也可以減輕負擔,只是會比較沒有安全感吧!這大概需要強迫自己練習,會不安絕大部分都是自己想太多,真的可以看到這個畫面,就知道應該用哪隻鏡頭來拍才好嗎?有的話,請教我,謝謝。


咦?那到底是要選哪一種啊??唉~



旗津漁港 (by 小帽(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