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明室] 第七次沖片與影像的意義


|
邊走邊拍 (by 小帽(Hat))

這次底片累積了有四卷,兩卷 135 的 Neopan 400 跟兩卷 120 的上海 GP3 100,一樣是等到上課時拿到老師工作室的暗房裡沖,因為空間較大活動較方便(其實是想省自己的藥水),顯影液一樣是用 LC29,1+19 的比例下去沖。在網路上還有查到另一種更節省的數據是用 1+29 的比例,但似乎很少看人用過,不論是從網路上的實際經驗或是老師的經驗,是故猜想可能效果不是太好,所以就當作是備案只將找到的資料筆記下來,備而不用。

這次進暗房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也算是又多學了一種經驗。我其中一支 Neopan 400 片頭超難抽,在家把另一支新買的抽片器也搞壞掉了,所幸就拿到老師那邊去抽,不料可能是因為底片在裡面有折到,弄了好多次也抽不出來,老師就說沒關係啦,等一下到裡面再撬開底片罐直接拿出來就好了。老師當然是沒關係,問題是我也沒這樣用過,還是會怕怕的,不過想說大不了叫老師幫忙,也是硬著頭皮就進暗房了。所有的東西就定位,關燈之後,拿起斜口箝往底片罐底部夾住邊緣,稍微用力一拔,沒想到竟然那麼輕易就拉開罐子,趕緊抓住片頭,剪平之後就往沖片軸裡面送。最大的心理障礙克服了,後面就順暢得多了!四卷一下子就通通裝到罐子裡時,另一邊同學還沒搞定他的底片,一問之下原來是卷到背紙了..... !(茶)

愛惜公物 (by 小帽(Hat))



沖片溫度一樣是控制在 20 度,GP3 100 得到的數據應該要沖 6.5 分,Neopan 400 第一次用 LC29 沖,以往在家都是用 D-76 1+1 在沖,查了一下沖片數據,1+19 應該是要沖 6 分鐘(20 度),可是因為上片太順利,太過自信了,一面沖片一面聊天,忘記看計時器又多搖了 30 秒,結果反差一下就拉很大(T_T)。還好是負片,目測看沖好的底片反差略大,還不至於到細節盡失的地步,勉強可以接受啦!

老是寫沖片心得也沒什麼可以再補充的了,上手之後就是看什麼底片、什麼藥水、什麼比例、什麼溫度、多少時間下去搖了。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各人。老師說開始在練習時,最好是用同一支底片去拍、去沖,再配合固定的沖片程序,比較能熟練的控制沖出來的底片濃度,去發掘硬體上的問題點(以十分穩定的沖片功力前提),對於放相的掌握也較不需費心去考慮其他變數的可能性。目前常用的應該是 RC 跟 FB 兩種相紙,RC 相紙大約可以呈現 5 個階層的灰階,而 FB 相紙就可以呈現 9 個甚至到 10 個灰階,當然這是要取決於你的底片有辦法呈現那麼多的層次,所以整個環節都是息息相關的,跟單純的拿數位相機起來拍,或是用彩色圖檔去轉黑白來說,精彩多了!

夕陽 (by 小帽(Hat))



在課堂跟老師聊天的過程中,也得到了許多寶貴的提示,整理一下筆記出來,希望也能給有興趣朝攝影這個方面走的朋友一些想法。要真正的將自己的作品,呈現到一個觀賞者的面前,以底片而言,從拍照、沖片、放相、裱框到展場排列,都必須要親自去參與其中,才能說是完整的將自己的作品呈現出來。理由非常簡單,因為到最後呈現出來之前,這幾個環節都有機會影響到單張作品,或一系列作品的完整性,為能將自己的想法確實的傳達出來,能夠全程參與其中才是好的。數位的部份也同理可尋,沖片可視為電腦後製,放相可視為輸出印刷,這些的程序不可否認的都需要花時間跟功夫去處理,所以在作品的呈現上,並不是數位就會比傳統來得輕鬆。

另外這次還有聊到一點,也是自己長期在思考的題目,談的是「影像的意義」。

別走錯了 (by 小帽(Hat))



老師講了幾個實際上的案例給我們聽,也舉了幾個的例子,這裡為了方便說明,只舉一個自己覺得比較能簡單明瞭的例子。很多熱愛攝影的朋友,一遇到出大景就會特別的興奮,因為有機會可以拍出令人讚嘆的美景總是件很開心的事。但拍攝到幾次很美的火燒雲,之後呢?繼續拍更多次的火燒雲?五年、十年之後會不會有人拍到更美、更壯觀的火燒雲?會不會有比你更會拍相同題材的人出現?當然牽涉到未來,這就是一個沒有答案的申論題,不過個人以為這很值得思考,如果想在攝影這條路上經營出一些什麼的話。重要的一點是,五年、十年之後,這些影像是否還有存在的意義?對誰有意義?或是對自己有紀念價值?有的話,那存在的意義又是些什麼?可想而知的未來只會有更新、更先進的器材,提供給攝影創作者創造更多更豐富的可能性,那麼,你的影像是不是還有存在的價值?

此外黑白攝影對於人文紀實的部份,比起彩色更具有吸引力,因此也提到了怎麼去尋找題材的方法。在自己居住的地方找尋題材,可以佔有地主之緣的好處(優勢),因為可以比更多想要取同樣題材的人,有機會長期的在這個地方觀察、感受,可以看得更深入關於這個地方的特色、人文特質、歷史變遷,以及演進,進而針對特定的題材作進一步的探討和紀錄。不若初來貴寶地的觀光客似的,到一個新鮮的地方就什麼都想拍,什麼都有拍到等於什麼都沒有拍到,聽起來很奇妙,不過確實大部分拿相機的朋友都是這樣。一趟旅程回來過了半年,如果不直接看當時所拍的照片,可以詳細的記得那一趟旅遊有去過什麼地方?遇到哪些風景?吃過哪些東西?恐怕記憶都很模糊了吧!因為如果只是掃街亂射,對整體(題材、攝影者本身的歷練)而言沒有所謂的可以聚焦的點,就很難具有存在感了。

DANCE! (by 小帽(Hat))



一開始接觸到相機(攝影),什麼都拍,什麼題目都去嘗試是正常的學習過程。甚至是不斷模仿他人的拍照方式、風格,都是一種找尋自我特色的經過,只是慢慢的多方面都嘗試過了,之後便會浮現出來自己覺得比較喜歡拍哪方面的題材,是風景攝影?拍年輕美女(人像攝影)?條件上只有辦法拍拍家人(紀念攝影)?靜物小品?人文、紀實攝影?...... 經常的回頭去檢視自己的影像,相信答案不會太難找出來。

先有寬(廣)度,再有深度,便能獲得具有共鳴的紀錄攝影。

估焦還算成功 (by 小帽(Hat))








0 回應: